8月26日上午,最高人民檢察院在京發佈了《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、假釋案件規定》(以下簡稱《規定》)。這一新的制度設計,旨在從源頭、過程等各層面嚴防嚴查“個別有錢人、有權人‘以權贖身’SD記憶卡、‘花錢買刑’現象”。
  今日,最高檢相固態硬碟關負責人對這一新規進行瞭解讀。
  職務犯罪、金融犯罪、辦公室出租涉黑犯罪中,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情況嚴重
  “在今年檢察機關開展的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專項活動中,檢察機關發現,突出表現在職務犯罪、金融犯罪、涉黑犯罪等三類罪犯上。”今天,最高檢監所檢察廳廳長袁其國在發佈固態硬碟會上說。
  袁其國總結:“這三類租房子罪犯,較之普通罪犯,減刑間隔時間短、減刑幅度大,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比例高。有的罪犯採取假計分、假立功、假鑒定等手段違法獲取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。”
  “減刑、假釋是‘寬嚴相濟’刑事政策的體現。但近年來在司法實踐中,出現個別有錢人、有權人‘以權贖身’、‘花錢買刑’現象,比如廣東省張海違法減刑系列案等,嚴重損害了國家法制尊嚴和司法公信力。”最高檢新聞發言人張本才說。
  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中,最薄弱的環節在哪?袁其國指出:“就減刑、假釋而言,主要是計分考核、立功受獎環節,容易出現假計分、假立功等問題。就暫予監外執行而言,主要是疾病診斷鑒定環節,容易出現假鑒定等問題。”
  薄弱環節是怎麼產生的?袁其國認為,有三大機制原因。一是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的實體條件“比較寬”。有的地方沒有正確理解和貫徹“寬嚴相濟”的刑事政策,把法律規定的“可以”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,理解為“應當”或者“必須”,審查不夠嚴格。
  二是案件辦理程序不夠公開透明。“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案件的辦理主要在政法機關內部進行,公開開庭審理的比率較低,裁定書或決定書不對外公開。”
  三是監督制約機制不夠完善。“檢察機關對執行機關、人民法院的監督剛性不足,監督乏力。”
  新規嚴查的“六類案件”涵蓋了有權、有錢罪犯
  今年年初,十八屆三中全會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就明確要求:“嚴格規範減刑、假釋、保外就醫程序,強化監督制度”。中央政法委也出台意見,要求嚴格規範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,切實防止司法腐敗。
  司法腐敗,具體怎麼防? 最高人民檢察院先後制定了兩個規定:一是《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對職務犯罪罪犯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案件實行備案審查的規定》,二就是今日發佈的《規定》。
  新《規定》,“新”在哪裡?
  袁其國解讀了兩個規定的區別:“前者主要針對職務犯罪罪犯,後者是針對所有罪犯。從環節來看,前者是增設了執行完畢後的上報備案審查機制,後者則是全面規範。”
  “從關係來看,前一個規定主要針對檢察機關內部,從縱向上加強領導,後一個規定主要針對外部,從橫向上加強檢察機關對執行機關、人民法院的監督。”
  其中,《規定》中核心之一,就是要求檢察機關“對六類案件情形一律調查核實”。一是職務犯罪,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,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,嚴重暴力恐怖犯罪,或者其他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、社會關註度高的案件;二是因罪犯有立功或重大立功表現擬提請減刑的;三是擬提請減刑、假釋罪犯減刑幅度大、假釋考驗期長、起始時間早、間隔時間短或者實際執行刑期短的;四是擬提請減刑、假釋罪犯的考核計分高、專項獎勵多或者鑒定材料、獎懲記錄有疑點的;五是收到控告、舉報的;六是“其他應當進行調查核實的”。
  “這六類案件基本涵蓋了服刑罪犯中的有權人和有錢人,以及容易出現以權贖身、花錢買刑的重點環節。”袁其國表示,前四類情形主要針對的就是“有特殊身份的罪犯”和“有易發問題的情節”兩大類問題。
  “其中,比起假立功、亂減刑、濫假釋,計分獎勵問題則顯得隱蔽很多。”袁其國說,“計分考核反映罪犯在服刑期間的悔改表現,是辦理減刑假釋的依據之一。每次加兩三分計分獎勵並不顯眼,一旦累計起來卻很可觀,而且因其隱蔽難以被髮現,容易成為被違法利用的目標。”
  監外執行罪犯的“脫管漏管”,也是檢察機關的監督重點。袁其國介紹,下一步,各級檢察機關將認真開展監外執行檢察工作,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工作,推動建立社區矯正人員的信息交換平臺,實現“公檢法司”四家的相關動態數據共享。加大職務犯罪案件查辦力度,發現司法工作人員在社區矯正執法活動中,違反法律規定玩忽職守、徇私舞弊、濫用職權構成犯罪的,將依法嚴肅查處。
  減刑假釋案從書面審理轉為開庭審理
  最高檢相關負責人指出,新規出台的大背景,是“近年來,減刑、假釋法律和司法實踐發生了重大變化”。
  修改後的新《刑事訴訟法》,賦予了檢察機關新的職責。
  新刑訴法規定,執行機關在提請減刑假釋時,應當將建議書副本“抄送人民檢察院”,檢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書面意見。同時,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的方式,也從“書面審理”向“開庭審理”轉變。
  前“足球金哨”陸俊等人減刑案在巴西世界杯期間開庭審理,正是一個典型案例。
  袁其國評價說:“減刑、假釋案件實行開庭審理,有助於推動刑罰變更執行公開、公平、公正,實現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。陸俊案中,從監獄提請減刑一直到人民法院開庭審理,檢察機關進行了全程監督,對有效保障減刑、假釋的公平、公正非常重要。”
  “新規首次規範了檢察機關派員出席減刑、假釋案件法庭的職責任務。”袁其國指出,“它是各級檢察機關依法辦理減刑、假釋案件的重要指導性文件。”
  《規定》中說:“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減刑、假釋案件的,人民檢察院應當指派檢察人員出席法庭,發表檢察意見,並對法庭審理活動是否合法進行監督。出席法庭的檢察人員不得少於二人,其中至少一人具有檢察官職務。”
  在庭審過程中,《規定》指出,檢察人員可以出示證據,申請證人出庭作證,要求執行機關代表出示證據或者作出說明,向被提請減刑、假釋的罪犯及證人提問併發表意見。”
  新規之外,最高檢還公佈,將進一步加強“派駐檢察室”、“執法司法機關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網上協同辦案平臺”建設。
  同時,按照“誰承辦誰負責,誰主管誰負責,誰簽字誰負責”的原則,明確責任主體、強化監督責任。袁其國強調,將加大查辦職務犯罪力度,對發生在減刑、假釋、暫予監外執行中的職務犯罪案件,“一經發現,嚴肅查處,絕不姑息”。
  本報北京8月26日電  (原標題:如何嚴防“以權贖身”、“花錢買刑”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61peoxk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